美联储在9月决议声明称,将2016年底联邦基准利率预期从1.625%下调至1.375%。将2017年底联邦基准利率预期从2.875%下调至2.625%。将长期联邦基准利率中值预期从3%上调至3.5%。尽管美联储在之前的9月预测中指出,明年将会进行4次、累计100个基点的加息,但由于怀疑美国经济承受紧缩后货币政策以及国外潜在动荡局势的能力,市场进入更为渐进的紧缩进程。
英国《金融时报》调查的预测,24%受访经济学家中,预计明年加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39%预计加息3次,30%预计加息4次。整体而言,美联储将在2016年加息75个基点,在2017年还会加息100个基点。
加息后会发生什么?
加息大局已定,而加息政策本身是否能够达到其效果?市场近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华尔街日报》本月对65位经济学家进行了调查,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五年内联邦基准利率可能或非常可能再度降至接近零的水平。10位受访者称,美联储甚至可能会像欧洲央行和其他一些央行那样把利率降至负值,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得为其存放在央行的资金支付费用。悲观的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受到海外冲击;通货膨胀率持续偏低;一些新的金融泡沫破灭并打击经济;商业扩张周期失去动能:美国经济自1854年以来经历过33个扩张周期,当前的周期时间已达78个月,超过了29个扩张周期所持续的时间。纽约一家对冲基金董事总经理朱宁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美国加息不利全球经济增长,但是相当的影响已经体现在资产价格、汇率里面了。“其实全球工业部门盈利都很疲软,美国企业债券特别是高收益债券都饱受冲击。如果进一步恶化,这次加息很有可能重复欧洲央行在2011年欧债危机前贸然升息两次的错误。”朱宁表示。
美银美林全球外汇主管David Woo认为,是美国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导致了包括中国、巴西、俄罗斯甚至澳大利亚等国家被迫增加借贷,除美国外很多国家杠杆率都出现大幅度增加,而在加息的环境下出现很多外部风险,而这又会反过来影响美国经济。
美联储从未在经济周期如此晚的阶段开始加息。该央行已连续七年把联邦基准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将近10年没有加息。在如此长的时间内把利率维持在如此低的水平,可能是帮助美国经济取得增长并降低了失业率的因素之一。美国失业率从2009年10%的最近峰值降至上个月的5%。同时,等待了这么久意味着美联储开始加息的时候可能正是经济扩张本身快结束的时候。
评论